李敏在一個貧困的偏遠山村支教。一天,男友打來電話,問李敏辭職申請有沒有批下來,李敏支吾了半天,說她根本就沒寫。男友很詫異:“你之前不是經常抱怨,說那個窮地方除了蚊子什么都不盛產嗎?怎么又改變主意了呢?”
李敏說:“那天我在教室外面打電話,跟你發的牢騷不知道被哪個孩子聽見了。從那天晚上開始,孩子們輪流為我打蚊子趕蚊子,直到我批改完作業……這么可愛的一群孩子,我哪里忍心丟下呀!”
(張連春)
地震發生后的兩天,救援隊從廢墟里解救出一對男女,兩人被發現時,手緊緊拉在一起,場面令人動容。記者采訪時問道:“是彼此的愛給了你們力量嗎?”
男孩愣了愣,笑著搖了搖頭:“不,我們不是戀人,我也是醒來后才知道她長什么樣子?!庇浾唧@訝地看向女孩,女孩說:“當時我們意識到旁邊有人活著,就拉著手互相加油打氣。我倆只要有個人長時間不動,另一個人就用手指點點對方的手,提醒對方不要‘睡’過去,打起精神等待救援……”
(孫 明)
公園舉辦游園活動,里面有很多有獎競答游戲。其中,地理知識問答吸引了許多人參加,經過一番比拼,獲勝者居然是一名不起眼的大爺。主持人送上獎品,笑瞇瞇地說:“沒想到這位大爺是一位‘掃地僧’,您對國內的地理這么熟悉,請問是做什么工作的?”大爺搖了搖頭,拿過獎品就走。
主持人還想追問,這時,與大爺一起來的年輕人走過來,在主持人的耳邊小聲說:“別問了,他閨女小時候被拐走了,前兩年才找到。這十幾年的時間,他幾乎走遍了國內……”
(馮 凱)
阿明總去阿麗家幫著干活,不是收稻子就是喂雞鴨,鄉親們都覺得他倆能成一對,阿明不好意思地說:“阿麗跟她娘相依為命,怪不容易的,我就是幫個忙,沒那個意思?!钡诙?,阿麗南下打工,阿明仍留在村子里給阿麗母親幫忙。
人人都說阿明是備胎,再怎么努力人家也看不上。阿明只當沒聽見,仍頂著風言風語埋頭干活。后來阿麗成了家,回來接母親一起去城里住,專門過來感謝阿明:“這幾年多虧了你!”阿明笑笑說:“沒啥,當年你爸在礦井塌方時推開了我爸,不管怎樣我都要照顧你們?!?/p>
(黃超鵬)
村里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掙錢了,阿華也想出去,但父親執意要阿華在家學木匠,說是家有千金不如一技傍身。父親身體不好,在家正好能照顧他,阿華也就應了下來。
給人打家具掙不了幾個錢,阿華平時就做些木頭小玩意兒拿到集上去賣。這天,有個老頭看見阿華的東西,眼睛一亮,立刻買走了他所有的貨。幾天后,阿華做的那些小玩意兒竟然在網上火了起來,此后阿華每次去集上賣貨,都會被搶購一空。后來阿華才知道,那天的老頭竟是建筑學院的教授,原來自己繼承的木匠手藝已幾近失傳。此時,他終于明白了父親堅持讓他在家學手藝的良苦用心……
(日月心)
姥姥九十多歲了,身體依然硬朗,還特別喜歡跟人聊天,為此,我特意給她買了個老人機,她高興壞了。
那年我上大學報到,先給姥姥打了電話,她好長時間沒接,可把我嚇壞了。從那以后,我每次給她打電話她都會秒接,還能準確地叫出我的名字。我問她:“你不識字,怎么第一時間能知道是我的電話呢?”
姥姥說:“除了你,誰會給我打電話呀?對了,我縫了個小布包,把手機裝里面掛在胸口上,不管去哪兒都隨身帶著。只要我一直帶著它,就不怕接不到你的電話了……”
(汪小弟) (本欄插圖:孫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