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那片海
在英國戰爭博物館中,專門辟有關于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展廳。展廳里有各種武器、軍服、徽章、照片和文件。然而,在這些琳瑯滿目珍貴的收藏品中,最吸引人們眼球的,居然還有一頭讓人忍俊不禁的豬!
這頭豬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海軍上將,簡稱豬司令,這頭豬也是全球價值最高的豬,當時創造了一個紀錄。那么這頭豬究竟有怎樣一番傳奇的來歷,被珍藏在博物館中呢?說起它的歷史,還頗有一番生動有趣的故事呢!
死里逃生的“德國佬”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殘酷的,給交戰雙方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大批青壯年被征兵,社會勞動力嚴重不足,導致資源緊張,糧食匱乏。尤其是地處中歐腹地的德國,同周邊的英、法、俄等國均要作戰,幾乎三面受敵,因此經濟不斷下滑。有限的食品供應讓德國士兵們叫苦連天,連吃上一頓肉都極其困難。
德國海軍輕巡洋艦“德累斯頓”號上的許多官兵來自于柏林市郊農場。從軍前,這些小伙子們在農場里大快朵頤地享用豬肉,而戰爭爆發后,由于缺乏人手打理,農場變得一片蕭條,有限的一些生豬也被作為戰備資源統統征用了。吃慣了豬肉的官兵們實在難捱清苦的生活,便想方設法弄來一頭小豬,打算養大養肥后用來打牙祭。
最先搞到這頭小豬的是一個叫布曼的海軍下士。有一天,布曼隨同艦上的司務官外出,為官兵們采買糧食和蔬菜。結果就在集市的一角,發現了一頭正在被人們到處追逐的小豬。布曼估計這頭渾身粉白色皮膚的小豬是從哪家豬舍里偷跑出來的,因此有些人見到它不禁起了貪心,這才爭相著去抓。布曼見狀,眼睛同樣放出貪婪的光,憑借自己曾經在農場里練就的抓豬本事,緊趕幾步就捉住了小豬。
布曼說通了艦上主管官兵伙食的司務官,允許自己把小豬帶回軍艦,并在船艙的一間空閑屋子里飼養起來。其他人見布曼在軍艦上養起了小豬,自然大力支持,打趣地說:“等豬養大養肥了,舉辦個美食節,痛痛快快飽享幾天!”
布曼一日三餐精心喂養著小豬,小豬的食物來自于艦上官兵吃剩的菜湯和面包屑。布曼有時也會弄來菜葉和鮮果,盡量保障小豬的營養,使它能夠長得快一些。眼見著小豬幾天一個樣,快要長成半大子豬了,官兵們的眼中充滿了欣喜,甚至睡覺都會夢到一盆盆令人垂涎欲滴的燒肉擺在面前。
布曼是一個心細之人,把飼養小豬的過程寫進了每天的日記。只是令布曼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本日記后來在海戰中隨著軍艦的沉沒,被英國海軍作為戰利品打撈上來。就在布曼開心地養豬的日子里,戰爭進行得越來越激烈。德國海軍司令部為打破英國的海上的霸主地位,決定派“德累斯頓”號出海巡邏作戰。
其實“德累斯頓”號的艦長早就曉得部下官兵偷偷養豬之事。他本想制止這種滑稽的行為,但是考慮到官兵們確實吃肉難,為安撫部下的不滿情緒,只能睜只眼、閉只眼地不去過問。所以就在出征前的動員會上,艦長詼諧地表示道:“親愛的小伙子們,你們不是盼望著舉辦美食節嗎,等這次得勝回來,我一定讓你們美夢成真!”
1915年3月,“德累斯頓”號向茫茫的大西洋出發了。見到布曼非常忙,同伴們便輪流幫助照看艦上的豬。大約兩周后,“德累斯頓”號突然與英國軍艦“格拉斯哥”號相遇,雙方互相炮擊,展開了一場決定生死的海戰。最終,輕巡洋艦“德累斯頓”號難敵英國重型戰列艦“格拉斯哥”號,在一連串的爆炸聲響過后,整個軍艦歪斜著栽進了大海。
獲勝的“格拉斯哥”號放出游艇去打撈漂浮在海面上的戰利品。水兵們正駕駛游艇之際,忽然有人驚訝地喊道:“快看,那里有一頭豬正在泅水呢!”
水兵們聞聽,個個睜大了眼睛向前方望去,果然就在敵方軍艦沉沒的水面上,一頭粉白色的豬抱著一塊木板,一邊抬起肥碩的腦袋望著英國水兵,一邊借助于木板浮力撒開四蹄拼命游泳,嘴里發出嗚嗚的叫聲。哪怕是有海水偶爾灌進它的鼻腔,它也會用力甩頭以清除積水??磥磉@是一頭求生欲望極強的德國豬呢!
這只豬在巡洋艦沉沒之后開始拼命求生,向英國海軍“格拉斯哥”號游了過來,英國海軍士兵特別驚訝,盡管只是一頭豬,但是英國水兵們被它的頑強拼搏精神打動了。他們向著這頭豬吶喊、呼叫著,當豬游到海軍艦艇旁時,海員們七手八腳把這個戰利品打撈了起來。
對于“格拉斯哥”號的英國官兵來說,這次戰斗中唯一抓到的俘虜就是這頭德國豬了,當然也算是難得的戰利品。
通過打撈上來的布曼留下的日記,英國水兵知道了這頭豬的來歷。認為德國軍艦上的官兵均葬身魚腹,唯有這頭豬安然無恙地生還,真的算是一個奇跡呢!
于是英國水兵們決定暫時留下這頭豬,由于這頭豬有著堅強的求生欲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同時給它起了一個響當當的名字“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因為德國海軍大元帥阿爾弗雷德擔任過德國海軍司令,所以這頭豬也落得個“豬司令”的雅號。
帶來好運的“豬司令”
“格拉斯哥”號返回英國基地后,水兵們討論如何處理“豬司令”。是送到豬場里還是繼續留到軍艦上呢?一個特別喜歡動物的叫霍夫格的水兵主動表示道:“‘豬司令’長得憨頭憨腦的,樣子挺招人喜歡,如果留到軍艦上的話,我愿意去照看它!”
聽霍夫格這樣一說,其他人都沒有異議?;舴蚋裾鞯门為L同意,專門在“格拉斯哥”號的倉庫一角用圍欄圈起一個豬舍,以供“豬司令”吃食和活動。
通常,軍艦上的紀律極其嚴格,士兵們的生活也非??菰?。他們不僅要每日嚴格地參與訓練,晚上也要上課,除此之外他們的神經也是繃得緊緊的。如果有特殊情況發生,他們就要立即投入戰斗。
然而,隨著新成員“豬司令”的到來,就像在軍艦上加入了一絲溫情的感覺?!柏i司令”很憨厚,也很傻,他粉粉嫩嫩的,看上去很可愛的樣子。那萌萌的神態經常讓大伙兒忍俊不禁,大家都會逗逗它!每當那時,“豬司令”也似乎懂得人們的意思,它感恩有人收留了它,所以它在愛撫中常常會發出哼哼唧唧撒嬌的聲音。
在霍夫格的精心喂養下,“豬司令”越長越肥壯,不過水兵們可不愿打它的主意。因為他們的腦海中,一直深深烙印著“豬司令”在大海中奮力泅水求生的畫面,所以面對著這個討人喜歡的生靈,實在不忍心說出“屠宰”二字。
在沒有軍情和任務的時候,霍夫格會牽出“豬司令”到甲板上散步。水兵們這時會幽默地打起招呼:“親愛的‘豬司令’,你好??!”而“豬司令”溜達夠了,則能同水兵們一起佇立到甲板上眺望大海風光。有的水兵還取出相機,同“豬司令”一起合影。
有了“豬司令”,士兵們的生活似乎多了一絲樂趣,大家經常會談論“豬司令”,似乎它已然也成了大家庭中的一員!以至于時間長了,水兵們竟然同“豬司令”產生了感情,倘若有幾天沒見到“豬司令”,便會特意向霍夫格打聽,問“豬司令”怎么樣,為什么多日不露面呢。
說來奇怪的是,自從“豬司令”來到“格拉斯哥”號上,這艘軍艦便猶如得到戰神的特殊眷顧一般,在幾次出海執行作戰任務的過程中,都完成得非常出色。特別是有一次在波羅的海執行偵察活動時,突然遭遇到德國潛艇部隊的兇猛圍攻。德國潛艇部隊號稱海中的“狼群”,是一戰中英法等同盟國最大的海上威脅,曾經擊沉過多艘盟國主力艦。
凡是落單的軍艦倘若被“狼群”圍攻,往往難逃厄運。這次“狼群”盯住了“格拉斯哥”號,就像饑餓的野獸發現獵物一樣,立刻圍了上來?!案窭垢纭碧柶戳ν粐?,躲過了“狼群”發射的一枚又一枚魚雷,但是始終無法沖出險境。
生死攸關的時刻,身為炮手的霍夫格朝身邊戰友們高聲鼓勵道:“‘豬司令’都能在絕境中奮勇求生,難道我們還不如‘豬司令’嗎!大家不要怕,相信有‘豬司令’精神的鼓舞,我們一定會戰勝敵人的!”同伴們聽到這番話,感到渾身熱血沸騰,于是抓緊運送炮彈,用猛烈的炮火終于殺開一條血路沖了出去。
“格拉斯哥”號成功脫險后,水兵們為感謝“豬司令”,特意召開了一次慶功會。英國海軍司令部聽到這個消息,在“格拉斯哥”號的水兵集體懇請下,破例為“豬司令”頒發了一枚鐵十字勛章。水兵們認為是“豬司令”為他們帶來平安和好運,而海軍司令部是想讓水兵們學習豬司令不屈不撓險境求生的拼搏精神。英國海軍上上下下都了解到關于“豬司令”的故事,甚至有許多媒體記者專程上到“格拉斯哥”號上采訪“豬司令”呢!
1916年2月,“格拉斯哥”號遠航到位于北極圈附近的高緯度海域執行任務時,遭遇到極寒天氣。使得“豬司令”受了不少罪,以至于在返航的路上病倒了。
眼見著“豬司令”一連幾天不吃不喝,原本光滑油亮的鬃毛變得一片污澀,霍夫格十分焦急,請來船醫幫助救治。盡管攜帶的藥品并不多,但是在霍夫格的再三懇求下,船醫還是給“豬司令”用了不少。
霍夫格撫摸著“豬司令”日漸消瘦的身體,心疼地安慰道:“老伙計,你不是一頭堅強的豬嗎,要振作起來多吃東西啊,只有食物才能讓你的病盡快好起來的……”“豬司令”的確很堅強,在霍夫格的鼓勵下,硬是咬緊牙關開始吃東西,再加上藥物的作用,大約挺過一周后,“豬司令”的病情得到明顯好轉,最后奇跡般地痊愈了。
不料這件事被“格拉斯哥”號的艦長知道后,找來霍夫格委婉地批評道:“現在戰爭吃緊,艦隊官兵配給的藥品越來越有限,如果用在了一頭豬身上,被公眾們知道后,豈不認為是一件天大的荒唐事情……”聽過艦長這么一說,霍夫格實在不好意思堅持自己的想法,就開始為“豬司令”聯系合適的新家。
恰好就在這時,專門為“格拉斯哥”號供應瓜果蔬菜的鯨魚島槍炮學校農場負責人來到艦上,得知霍夫格正為“豬司令”的事情發愁,就主動表示道:“把你們的那個‘豬司令’交給我吧,反正學校農場里的豬舍接納它是綽綽有余的?!被舴蚋衤劼?,不由得喜憂參半,喜的是“豬司令”的安排總算有了著落,憂的是離開了自己的照看,“豬司令”能適應新家的生活嗎?
入駐博物館的世界“名豬”
霍夫格為這件事找到鯨魚島槍炮學校所屬農場實地察看,見到豬舍環境衛生還能說得過去,才算放了心。即將分別之時,霍夫格拍起“豬司令”肥碩的腦袋,像叮囑小孩子一般親切地說道:“親愛的‘豬司令’,到了新家一定要乖乖聽話,與你的豬伙伴們搞好關系,否則飼養員生氣的話,說不定……”
霍夫格說到這里,眼角有些微微濕潤起來。因為他想到“豬司令"今后的命運不容樂觀,畢竟戰爭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太大了,英國公眾們的口糧本就嚴重不足,難道還能無休止地去養一頭豬嗎?“豬司令"的最終下場,也只能聽天由命了。
農場負責人去牽“豬司令”,誰知“豬司令”認定霍夫格才是它的主人,說什么也不肯跟隨負責人走,甚至甩起一對大耳朵,張開噴著熱氣的大嘴,顯現出極不友好的表情?;舴蚋裰缓脿恐柏i司令”,把它一路護送到了農場豬舍里。
“豬司令”來到新的環境,自然見到了許多新的豬伙伴。不過起初它還是想念霍夫格,趴在豬舍里不愿吃食。豬伙伴們為了安慰它,輪流湊過來蹭起“豬司令”的身體,邀請它加入到新的集體中來。足足過了三天,“豬司令”才勉強打起精神開始吃食,并且同身邊的豬伙伴們打成了一片。
看到“豬司令”恢復了常態,農場負責人終于長長出了一口氣。農場負責人本身兼任鯨魚島槍炮學校的領導,這所學校主要培訓年輕的下級軍官,然后把他們輸送到前線的部隊中去。所以負責人很想用“豬司令”這個活生生的戰利品來激勵學員,讓學員們樹立起藐視德軍的無畏精神,用這種精神來鼓舞英國人更加勇敢地同勁敵德國作戰。
“豬司令”來到鯨魚島學校后,學員們分批進行參觀,同“豬司令”合影留念。聽過講解員生動具體地講述“豬司令”的故事,不少學員對它的頑強求生精神肅然起敬,給“豬司令”帶來好吃的食物,并請求飼養員細心呵護,不能怠慢它。
專門照看豬司令的是一個叫魯恩的飼養員。對于這頭來自于敵對國的肥豬,魯恩并不喜歡。因為魯恩的兩個哥哥參軍到歐洲大陸作戰,一個被德軍的毒氣熏死,另一個被德軍的機槍打中胸膛。
所以魯恩憎恨一切與德國有關的事物,當然也包括“豬司令”了。只是農場負責人叮囑過魯恩,說“豬司令”屬于教育和鼓勵英國人的反面教材,必須好好去照看。為了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魯恩不得不耐著性子喂養“豬司令”,可是偏偏發生的一件意外事情居然改變了魯恩對這頭豬的看法。
一天傍晚,魯恩給“豬司令”投喂食物之時,沒提防從草叢里爬出來一條蛇,而且朝魯恩的小腿就是一口。短暫的劇痛過后,魯恩感到小腿發麻,整個身子不聽使喚地抽搐起來。他本想高喊救命,喉嚨卻發干嘶啞,無法叫出一個字來。眼看著花綠色斑紋相間的毒蛇重新躥入草叢,魯恩驚恐地曉得這是當地最可怕的蛇類,倘若得不到及時救治的話,用不上多長時間就會氣絕身亡。
魯恩痛苦地翻滾掙扎著。當時距離豬舍較近的一處工棚內,住有十多位農場工人。他們正在吃飯,冷不防聽到豬舍方向傳出嘭嘭的異常動靜,時不時地還夾雜著豬叫聲。工人們懷疑是有賊進來偷豬,急忙操起家伙奔過去。不料見到魯恩口吐白沫昏倒在地上,而旁邊的“豬司令”用身體猛撞護欄鐵板,顯然是向人們發出求救的信號。
等到魯恩被送到醫院里脫離危險蘇醒后,才曉得是“豬司令”及時呼叫,才救了他的性命,禁不住流下感激的淚水。魯恩從此對“豬司令”另眼相看,寧肯自己餓肚子,也要讓“豬司令”吃飽。但是隨著戰爭的發展,德國研制出的轟炸機問世,開始對鯨魚島等英國沿海戰略要地進行轟炸。英國政府不得不將鯨魚島槍炮學校的學員們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并下令把學校農場里的豬、牛、羊等牲畜全部屠宰,最后只剩下了無法處理的“豬司令”。
英國倫敦紅十字會聽到“豬司令”的故事,派人同農場負責人協商,最終以1785英鎊的高價買下了“豬司令”。
紅十字會這樣做,其實是想用一種特殊的方式祭奠喪生在德國人槍口下的無數英國官兵。畢竟為了贏得戰爭的勝利,許多不到20歲的小伙子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紅十字會這種特殊的祭奠方式,就是讓每個死難者的家屬都能吃到“豬司令”身上的肉。當時英國人不喜歡吃豬頭,所以“豬司令”被屠宰后,豬肉分食,而豬頭和四肢卻被保留了下來,幾經輾轉最后做成了標本。
除此之外,它的豬蹄兒也沒有被紅燒,而是做成了一副刀叉的手柄被送到了“格拉斯哥”號巡洋艦上,還陪伴著這艘軍艦參加了二戰,十分地神奇。
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獲得勝利的英國人開始在國家博物館中營建一戰展廳,并努力搜集與一戰有關的物品。博物館在聽到了“豬司令”的故事后,認為它見證了英國的勝利,于是主動花錢將這頭豬的標本珍藏了起來,這頭豬也成為英國當時最特別的戰利品。
1958年,“格拉斯哥”號巡洋艦退役之后,“豬司令”提爾皮茨的蹄子也被一同送到了博物館,與豬頭一起成為了博物館中一道獨特的亮麗風景線。
如今這頭豬在博物館中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見證著英國多年來的興衰起伏,它的意義非比尋常,告訴我們戰爭就是戰爭,戰爭其實十分可怕,意味著流血與犧牲,不管怎樣,這頭豬都見證了歷史的滄桑,希望世界和平,不再受到戰爭的侵蝕。只有反對戰爭,維護和平,人類才能生活得更好!
編?輯/征?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