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宇
對于熱愛塔帳的人來說,它美麗的外表、豐富的可玩性和深邃的歷史感讓人欲罷不能。每當那個俊俏高挑、獨特孤傲的尖頂聳立在天南海北的各個營地、山野時,塔帳的魔力便永遠不會褪色。
如果只能選擇一件裝備來代表戶外運動,那帳篷一定是最先印入腦海的品類之一;如果要選擇一類帳篷來代表帳篷形象,那么塔帳也是有力的提名選手。流線型的尖頂塔帳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人們對原始荒野、狩獵探險和戶外生存的想象。
從外觀上看,塔帳的尖頂結構明顯區別于市面上常見的另一種帳篷——交叉桿圓頂帳篷。由于種種原因,交叉桿帳篷目前仍然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是很多人的第一頂帳篷,塔帳也因此略顯神秘。
在我們選購帳篷時,塔帳往往會被貼上兩個標簽:輕量便攜,搭建麻煩。
由于塔帳可以使用登山杖支撐,省去了帳桿的重量,其自重主要取決于面料。對于背包徒步塔帳來說,穿桿雙入帳基本在2公斤以上,而雙人塔帳在1.5公斤以內是很常見的;戶外露營中的穿桿帳篷重量時常在10公斤以上,與之相對應的大塔帳也相對更輕便。
由于沒有帳桿幫助定型,雖然讓塔帳立起來不難,但想要搭得堅固挺立并不容易,需要反復練習。
實際上,看似簡單的塔帳還包含著很多門道。本文從塔帳的起源談起,從面料到結構,從搭建到玩法,多方面無死角為你揭開塔帳的神秘面紗。
電影《荒野獵人》所展現的19世紀美國西進運動不僅呈現了傳統與現代、土著與外來者的沖突,還描繪了人類深入大自然摸爬滾打的圖景。文明之間的血淚史之外,人與自然的關系在這片土地上被重新定義。對于現代人來說,美洲大陸也因此依然有著深刻的戶外基因。
在這塊新大陸被發現之前,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已經憑借雙手和智慧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數千年,埋下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種子,而為印第安人遮風擋雨提供庇護的“家”便是tipi(印第安圓錐型帳篷)。
傳統tipi高4~7米,主體構成包含獸皮縫合的外層覆蓋物和十余根樹干搭成的骨架,帆布進入美洲大陸后也成為了外層覆蓋物的重要材料。帳篷頂部有通風口,帳內用火產生的煙可以順暢排出,下雨時則可以在突出的樹干上覆蓋一塊編織物,既能通風又能遮雨。
轉折點來到了美國南北內戰的前夕的1856年,一位叫Henry Sibley的美國軍官在西部荒野的遠行途中研究了原住民的tipi帳篷,以此為基礎改造發明了Sibley tent。后者在結構上最大的變化是將tipi的多桿環繞變成了以一根中心桿從中間支撐起整個帳篷,同時由24根短樁將帳篷固定在地面,并用一個通風罩取代了原本開放式的帳頂。
這樣的改造使得本就方便搬運搭建的tipi變得更加靈活,打包體積更小,拆卸、運輸非常方便。之后,南北戰爭中的北方聯合軍廣泛使用了這種帳篷,可想而知Sibley tent在其間發揮的巨大作用。
Sibley tent這種結構的革命性突破為后世的塔帳設計提供了重要的靈感和基礎。
時光機回到今天,對于戶外愛好者來說,身處荒野不再為了狩獵、游牧、戰爭和遷徙,而是帶著享受大自然的心態翻山越嶺,或是尋找一片美麗的營地靜度時光。
科技的發展使得新材料新技術高歌猛進,對于塔帳來說,現代科技無疑是其巧妙結構之上的如虎添翼。
傳統tipi有著多根樹干環抱構筑起的堅固外墻,而現代塔帳則多數以Sibley tent這種中心桿結構為原型,這意味著塔帳的“墻壁”僅僅由柔軟的布料構成。換句話說,塔帳的主體其實就是剪裁成特殊形狀的布。
面料材質
市面上的帳篷面料主要是尼龍(nylon)和滌綸(polyester)兩種。滌綸成本較低,常見于一些大帳篷,尼龍成本較高,更有彈性,常見于背包徒步小帳篷,特別是輕量化的塔帳中。
涂層處理
尼龍和滌綸都是纖維編織物,就像墻壁上的“磚”,僅僅靠磚砌起的墻不夠牢固,還需要水泥的黏合,面料中的“水泥”就是涂層處理技術。我們可以將涂層處理簡單理解為用特定膠質浸入到面料內部,使面料性能顯著提高。
目前常見應用于帳篷面料的有PU(聚氨酯)涂層和硅涂層兩種。PU涂層能大幅增加面料的防水能力,硅涂層能讓面料更有延展性,同時能提升面料的抗撕裂能力。帳篷帳底長時間與地面接觸,對防水性要求高,多用PU涂層;帳篷外帳需要抵御大自然中的風雨雪,對抗撕裂能力要求更高,多用硅涂層。
縫線密封
帳篷往往由多片面料拼合而成,縫線處的針孔是可能的滲水點,為此需要在縫線處做密封處理。
其中最簡單直接的就是熱壓膠條,相當于在縫線處貼上一條不透水的膠帶,但這種情況只適用于PU涂層,由于膠條無法固著在油性物質上,硅涂層往往無法貼膠。
對于硅涂層處理的面料來說,需要使用者自行在縫線處涂膠,帳篷廠商一般來說也會附贈相應的工具。456C03F2-18C1-461E-AB31-26C1841E8DDA
經過涂層處理的面料,外帳抗靜水壓指數達到1500毫米至3000毫米;帳底抗靜水壓指數達到3000毫米以上,對于帳篷來說就足以應付大多數戶外環境了。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揉搓、水洗和一些洗滌劑會不可逆地破壞面料涂層,所以清潔帳篷簡單擦拭即可。帳篷在儲存前應該晾曬干燥,否則也會加速涂層水解。
超級面料
除了常規面料,還有一種特殊的塔帳制作材料——Dyneema(俗稱大力馬)。這是一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UHMwPE),可以制造出各種優質產品。由Dyneema制成的面料DCF有著超輕量,高強度和完全防水等特點。
它有多輕量呢?一般尼龍材質的塔帳想要做到1公斤以內往往就需要以犧牲空間為代價,但DCF帳篷甚至可以做到僅僅幾百克,又輕又堅固。這樣好的材料難道沒有缺點嗎?如果貴算缺點的話,DCF帳篷的價格往往是尼龍帳篷的數倍。
一間堅固的房子不能只有墻壁,“承重梁”“地基”等一些關鍵的受力部分也十分重要,對于塔帳來說,各種配件、輔料就充當了相應角色。大部分情況下,塔帳的損壞就是從這些受力的邊邊角角崩壞開始的。
前文提到,塔帳是一塊經過特殊剪裁的布,要想讓一塊布立起來,至少需要上下兩個方向的力。對于塔帳來說,其受力當然是復雜的,但也可以將其簡化為最核心的兩個力,即撐桿提供的向上支撐力和地釘提供的向下拉力。因此,撐桿和地釘是塔帳的重要組成部分。
撐桿
塔帳的撐桿多種多樣,輕量化小塔帳使用登山杖就足夠支撐;高大的多人用塔帳商家一般會有原配的撐桿;也有專門的綁扎帶可以將兩根登山杖固定在一起,或者管狀連接配件(延長桿)來延長登山杖的長度。
由于營地地面狀況多變,并不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平整度,而塔帳的飽滿需要撐桿強有力的支持,所以撐桿長度可調節十分重要。在一些凹凸不平的地面,一旦撐桿不夠長就會十分尷尬,因此撐桿的長度要大于等于帳篷高度,才能更好地適應不同營地情況和搭建方式。
地釘
交叉桿圓頂帳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立,靠帳桿的硬質結構就能撐開一定空間,遇到無風情況甚至不需要打地釘也能過夜。
但是塔帳做不到,一塊布是不會自己立起來的,甚至可以說,一個完整的塔帳一半是布,另一半就是地釘。
塔帳本身無法自立,需要地釘做帳篷的“地基”,缺少地釘或地面無法下釘會大大降低帳篷的穩固程度,甚至無法搭建。所以使用塔帳時最好準備足夠數量的地釘,并提前勘察好營地的地面情況。
松軟的泥地、沙地和雪地會讓地釘難以受力;堅硬的水泥地同樣無法下釘。前者可以使用專門的沙地釘、雪錨等專業裝備固定,后者則最好不要使用塔帳。
受力點輔料
地釘通過繩或織帶連接在帳篷上,這個部分是塔帳最關鍵的受力點,雖是不起眼的細節,卻至關重要。繩和織帶需要足夠的強度,扣件的堅固程度和鎖定功能都得牢靠,扣件與帳篷縫合處還需要額外的補強設計,種種細節保證了塔帳的耐用和安全。
其他配件
除此之外,用于透氣的天窗、冬季時塔帳加強封閉性的雪裙、帳門的拉鏈、防蚊蟲紗網等設計也是衡量一款塔帳是否優秀的參考,由于相對來說并不是塔帳獨有的特點,這里不再詳述。
塔帳的類型繁多,結構五花八門。
按使用場景來看,可以分為搬家露營的大塔帳和背包徒步的小塔帳。
按照撐桿數量來看,有經典的單桿金字塔帳篷,兩根撐桿的雙尖塔帳篷(也被稱為A塔帳篷),多根撐桿的特殊結構帳篷。
單桿金字塔帳篷又能按照底面形狀分為四邊形,六邊形,八邊形等。
雙尖塔帳可以通過兩根帳桿的高矮和門廳設計分為對稱和非對稱,以及由多根撐桿支撐的特殊形態帳篷。
按照帳內與帳外的開放程度看,可分為封閉結構、半開放結構和開放結構,實際上,一些通過特殊方法搭建的天幕庇護所也可以理解為塔帳的一種。
由于塔帳沒有帳桿限制,同一頂帳篷可以通過不同的搭建方法變成不同的結構形態,這也是塔帳的有趣之處。
此外還有一些特殊設計的變形帳篷,通過新的結構設計來拓展使用空間,但其本質依然是塔帳。
塔帳的搭建是勸退很多人使用它的原因,也是很多人著迷塔帳的原因。相對常見的交叉桿帳篷來說,塔帳的搭建有一定難度,也十分有趣。接下來我們詳細講解如何搭好這個尖頂“房子”。
盡管塔帳有著多種多樣的結構,但它們的搭建邏輯大同小異,基本上遵循下釘、撐桿和調節三個步驟。前文已經提到,由于塔帳本身無法自立,其搭建實際上是地釘的拉力和撐桿的支撐力通過帳面相互平衡、對抗的結果。
第一步下釘,是為地釘的拉力做準備;第二步撐桿,是讓帳篷初步成型;第三步調整,是強化這對相互作用力,這一步也是塔帳搭建的獨特之處、關鍵之處。
下釘
下釘步驟就是“打地基”的過程,順序和位置很重要,一個方形的房子不能建在六邊形的地基上,反之亦然。不論是什么結構的塔帳,都應先在主要受力點下地釘,并且根據不同帳篷邊數隨機應變。
一些帳篷配有專門的地布或定位繩來幫助確定下釘位置,也是很實用的策略。下釘時不用將地釘插入太深,因為之后的調整環節可能需要重新拔出,更換地釘位置。
撐桿
塔帳的撐桿相當于房子的“承重梁”,是帳篷挺立不倒的關鍵。下好基本地釘后,用撐桿頂起并伸長來繃緊帳篷,獲得一個基本讓帳篷立起來的力,以便后續調整。456C03F2-18C1-461E-AB31-26C1841E8DDA
撐桿的高矮往往不是完全固定的,需要根據現場情況調整高低。在無風悶熱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將帳篷搭高,增加底部通風性;風大情況則應該將帳篷搭得低矮,盡量貼地。
調節
調節就是將不整齊的地方對整齊,讓不受力的地方吃上力,將不飽滿的地方變飽滿,調節過程需要隨機應變。由于下釘時沒有參照,加之營地地形不一定理想,初步搭建很難精準地還原帳篷剪裁設計的理想形狀,調節的過程其實至關重要。
首先整體觀察塔帳形狀是否有明顯歪斜、扁塌,例如底面積長方形搭成了平行四邊形。如果沒有大的差錯,就可以進行細節調整。地釘位置明顯有偏離時,就應該重新在正確位置下釘。配合撐桿長短的調節,讓帳篷表面緊繃、飽滿,這樣受力就能均勻、平衡地分布在帳篷表面上了。
如果帳篷表面出現褶皺、塌陷則意味著塔帳并沒有搭好,需要進一步調整撐桿和地釘。因為盡管帳篷暫時立了起來,但是極為不穩固,一陣風吹草動或者搖晃拉扯,就會使帳篷倒塌。即便在無風環境,這樣的搭建也會大大壓縮帳內的使用空間。
搭建完成后,并不意味著什么也不用管了,塔帳仍然需要你的時刻照料。由于尼龍面料本身的彈性,以及布料被雨水或結露打濕后會變潮松垮,這時便需要再次將帳篷拉緊繃直,特別是入帳睡覺前一定要確保帳篷處于飽滿狀態,除非你想體驗美夢中途被帳篷拍臉打醒的感覺。
總而言之,搭建塔帳不能怕麻煩,要耐心反復調整到最完美的狀態。
與常見的交叉桿圓頂帳篷相比,結構的巨大差異導致了一些特征上的不同,這些特性既吸引人們嘗試使用塔帳,也是初次接觸塔帳的朋友容易忽略的地方。
重量與空間
由于沒有帳桿、外帳可單獨使用,塔帳在重量上往往有一定優勢,這一點對于追求輕量化的玩家來說很有吸引力,是塔帳的賣點之一。
重量和空間有時就像硬幣的兩面,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塔帳上方收小收窄,底部帳壁傾斜角度大,再加上豎立在其中的撐桿,空間被壓縮得很厲害。尤其是那些追求極致輕量的小塔帳,躺下時帳篷可能離臉部很近,略有壓抑感,而相同底面積的交叉桿帳篷空間感就要好很多。
因為這個原因,塔帳要么通過剪裁設計拓寬使用空間,要么就將帳篷整體做大,可這些做法只是在很有限的程度上解決問題,或者又使得重量提高了,以及擴大的占地面積讓塔帳對營地更加挑剔。
抗風性
良好的抗風性一直是塔帳引以為傲的標簽。塞翁失馬,空間上的劣勢此時轉化成優勢,塔帳的流線型結構和相對較小的迎風面積為它的抗風能力打下了基礎。
塔帳的另一個抗風秘籍是以柔克剛。由于帳篷本身只是一塊特殊剪裁的布,只要面料和縫線處不發生撕裂,塔帳便能度過一次又一次的狂風呼嘯。與之相對的,穿桿帳篷的硬質帳桿需要持續抵抗大風壓迫,一旦發生彎折甚至斷裂,整個帳篷也就損壞了。
此外,塔帳在大風環境下更容易搭建。因為下釘過程不需要直接跟風抗衡,只要把撐桿立起來的一瞬間承受住風力就好。與之相對,交叉桿帳篷由于成型較早,搭建過程需要時刻抵抗風的推力,風大時甚至搭不起來。
那么是否意味著塔帳適合在大風天氣下使用呢?答案或許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首先,塔帳抗風的前提是良好搭建!如果不能確保塔帳搭建的穩固性,就千萬不要指望一塊軟趴趴的布幫你遮風擋雨了。
塔帳的結構和材質也會影響帳篷的抗風性。通常來說,單尖金字塔帳篷抗風性比雙尖塔更好,受力地釘數量越多抗風性越好。
一旦搭建得不夠好,又遇到大風天氣會出現什么情況呢?
由于沒有硬質物支撐的“外墻”,風會很大程度上擠壓帳內本就拮據的空間,持續的風也會讓帳篷處于不停搖晃的狀態。即便帳篷不倒,帳篷晃動發出的聲音也會影響睡眠體驗。
另外,遇到不平整的營地,風也會更容易從帳底灌入。盡管塔帳可以以柔克剛,但是住在塔帳里的你是否能承受住帳篷不斷搖晃的心理壓力呢?
這也是許多高山帳仍然采用多桿交叉的結構,而非使用塔帳的原因。如果你喜歡絕對的安穩,那么盡量不要將塔帳搭建在風大的地方。
塔帳柔軟多變的特性讓它有著多種多樣的玩法,這是很多人癡迷于塔帳的原因。
塔帳通??梢詥为毷褂猛鈳?,所以許多人將大塔帳作為營地公用帳篷,大家聚在塔中做飯用食,聊天娛樂。不論是背包露營還是搬家露營,這樣其樂融融的場景出現在越來越多的營地。
沒有帳桿的結構限制,塔帳還可以通過增添撐桿、風繩等方式搭建成不同形態,結合周遭環境玩出各種花樣。還能將多個塔帳、天幕進行組合,搭建出自己喜歡的樣子。
同樣是基于外帳單獨搭建的優勢,在冬季,塔帳能很方便地與帶煙囪的柴火爐結合。許多廠商將塔帳預留出防燙煙囪口,這樣的組合既能取暖御寒又富有情調意境,是冬季戶外的優秀搭配。
塔帳遙遠而古老,有著無可比擬的獨特魅力。在帳桿技術不成熟之前,塔帳和它的遠親近鄰庇護著一代代探險者和背包客,人們利用繩索、樹木和防水布搭建起一個又一個簡易的臨時庇護所。
之后帳桿時代來臨,鋁合金和玻璃纖維技術的發展讓穿桿帳篷席卷了整個戶外領域,直到今天它們依然占據著絕對多數的市場份額。然而塔帳仍然默默地吸引著它的忠實粉絲,從未真正離我們遠去。
隨著面料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人們對輕量化的不倦追求,這顆遺失的寶藏又被重新拾起,一時間大量涂硅尼龍面料的輕量塔帳異軍突起,讓越來越多的輕量化愛好者沉迷其中。
近兩年風行起來的風格露營、精致露營潮中,塔帳又用它古老而迷人的外觀喚醒了許多人對大自然的想象和向往。
由于擺脫了重量的煩惱,更加復古的棉質、帆布塔帳被重新召喚,輪回讓復古再次成為新潮。這個來自歷史深處的精靈在飛速向前的現代社會中,依然牢牢地抓住了人們的心靈。456C03F2-18C1-461E-AB31-26C1841E8D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