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萍
延安精神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為主要內容,是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根據地軍民在革命實踐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優良作風。新時代黨員干部們應該積極弘揚延安精神,矢志不渝地跟隨黨的腳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積極應對新時代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勇于開拓創新。
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犧牲凝練成的,它包含成功與失敗、鮮血與汗水,充滿智慧和勇毅,是歷史實踐的產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用以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p>
深刻認識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靈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留下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準確把握中國國情的基礎上,把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落實到拯救民族危亡、爭取民族獨立、實現人民解放的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使命擔當上,確立并堅持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科學解決了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的地位,實現了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的空前團結與統一,領導人民完成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歷史任務,奠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堅實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領導核心,把關定向、掌舵領航,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又一個發展新成果。我們要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時刻在思想上對標對表、行動上緊跟緊隨,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深刻認識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延安時期,全黨深入學習和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從中國革命的曲折歷程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賦予實事求是這句中國古語以馬克思主義科學內涵,推進了全黨思想上、政治上、理論上的成熟,加速了中國革命勝利的歷史進程。從那時起,實事求是作為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成為黨帶領人民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也經歷了實踐檢驗,耀射出具有說服力的真理光芒。它不僅有效引領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也受到全世界的關注。我們深刻認識到在新征程上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必須認真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努力探索和把握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堅持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不斷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鮮明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
深刻認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本質。人民的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義無反顧地投入到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偉大事業之中。延安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維護無產階級的利益”的政治主張概括為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將其作為判斷黨員是否合格的價值標準,貫穿到中國共產黨全部理論和實踐中,造就了中國共產黨真正的力量之源、勝利之本。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作為治國理政的方略。他說:“中國共產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彼麕ьI中國人民一步一個腳印,詮釋了一切為了人民的延安精神。
深刻認識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特質。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是我們黨的看家本領,樂于吃苦是共產黨人的偉大和力量所在,也是黨員干部立業的根基。延安時期的大生產運動不僅奠定了持久抗戰的物質基礎,也推動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成為中國共產黨人不變的政治本色。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力量從弱小到強大、中國革命事業由挫折走向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全黨上下所展示出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強烈的使命擔當,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開拓前進,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使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顯著提升,交出了人民滿意、世界矚目、足以載入史冊的答卷。同時,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持續凈化政治生態,激勵干部擔當作為,黨在革命性鍛造中煥發出新的強大生機活力。
延安精神反映在思想意識上是一種先進的群體意識,體現在實踐中是一種嶄新的精神面貌。延安精神形成的理想信念、精神風貌、思想品德、工作作風,屬于過去,更屬于未來。
新的征程需要延安精神。我們在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中,各個領域中催生出與延安精神一脈相承的革命精神,這種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資源凝結呈現“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的氣象,為弘揚延安精神提高了新的歷史站位。歲月更迭,掩隱不住精神的永恒;時空流轉,剝離不開精神的維系。我們正處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更需要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我們要從百年黨史中獲得啟迪,從歷史經驗中提煉出克敵制勝的法寶,進一步激發全體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在具有許多新的特點的偉大斗爭中,做到“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不忘初心是對延安精神最好的傳承。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比缃?,我們國家山川錦繡,人民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這是革命前輩和無數先烈用鮮血換來的,每一個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應銘記黨的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踏著革命先輩的足跡,只有不忘初心,才是最好的傳承;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中國正面臨更大的發展機遇,但也面臨更大挑戰和危機。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冷靜面對。當年,延安精神正是產生于危機與機會并存、挑戰與機遇同在的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就是用延安精神有效應對錯綜復雜的戰局,戰勝了貌似強大的敵人。今天,我們仍然需要延安精神。堅定正確的方向必須堅持,否則就會走向歷史的反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丟,否則就會喪失民心;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作風不能懈怠,否則就會背離真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意志更不能倦怠,否則就可能功虧一簣。
在弘揚延安精神中踐行新青海精神?;仡櫱嗪5陌l展歷程,每一次大的發展進步,無不伴隨著一個又一個的強大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柴達木精神、青藏高原精神、玉樹抗震救災精神。進入新時代,在繼承發展的基礎上又提煉形成了“登高望遠、自信開放、團結奉獻、不懈奮斗”的新青海精神,即站在昆侖之巔、守望全國和世界的登高望遠精神;交往交流交融、不斷融入全國和世界發展格局的自信開放精神;維護民族團結、保護綠水青山、造福全國和世界的團結奉獻精神;把握新時代新要求、激勵新擔當新作為的不懈奮斗精神。這些精神與延安精神一脈相承,是青海各族人民追求發展進步強烈愿望的生動寫照,是當代中國先進文化和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建黨精神的集中體現,激勵一代又一代青海人立足嚴酷自然環境,克服重重困難,戰勝了各種風險,推動青海各項事業不斷向前發展。弘揚延安精神就要繼承和弘揚新青海精神,持之以恒補“鈣”鑄“魂”,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做無愧于新時代的共產黨員。
(本文作者 青海省延安精神研究會常務副會長)127CF405-BA7B-47CF-A338-3B3B5F1F76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