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瑞
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概述
何為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
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是一種人們所熟知的電視劇類型,可通俗理解為反映現實的電視劇,具體而言,就是較為真實、有較強傾向性和針對性的電視劇,可以引起人們較大程度的共鳴,抑或是成為當下討論的熱點話題,這些都可以稱之為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如《蝸居》《媳婦的美好時代》《人民的名義》等。
值得一提的是,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的創作靈感來源于現實生活,所演繹的故事、反映的現象與人們的真實生活息息相關,這也是這類電視劇備受歡迎的重要原因。其中,“現實主義”這一概念最早由德國詩人席勒提出,隨后進入各個流派和領域,包括藝術、哲學、文學等,其對19世紀中期的俄國文藝界有著深遠影響,同時,現實主義也是中國文藝創作的主要傳統。
站在我國文學視角,無論是早期的《詩經》,還是后來的“文以明道”(韓愈),抑或是2014年10月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中提出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這些在本質上存在共通性,即用文藝揭示現實生活一般規律,也由此突出現實題材在文藝學史上的非凡地位。近些年,隨著電視劇行業的崛起,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擔負起了抒寫國家歷史、塑造民族英雄、為民族正名、傳播社會正能量等艱巨任務,不少精心打磨的電視劇成為“爆點”和難得的佳作,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其中便包括《功勛》這部宏偉作品。它可謂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中的代表作,其自身典型性的塑造,可一定程度上概括整個現實主義電視劇體系典型性塑造的狀況,為今后同類型作品的典型性塑造起到鋪墊和指引作用。因此,探究電視劇《功勛》的典型性塑造十分必要。
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走紅原因
近些年,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成了電視劇行業中的“寵兒”,這類題材除了可以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外,還可以引發人們對電視劇中所反映的現實進行深思,有些電視劇甚至說出了人們的心聲,其受到市場歡迎無可厚非。關于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走紅的根本原因,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其一,符合社會價值追求?,F實主義題材電視劇于現實生活中取材,可以較大程度地將生活中的情景再現,符合社會主流的價值追求,所以容易吸引大批群眾觀看。在這類電視劇中,導演會設置真實的現實生活情景以吸引觀眾的眼球,讓觀眾產生共鳴,并將其帶入各個角色中,故事的發展甚至會直接牽動和影響觀眾的情緒及心理,從而使觀眾感受到電視劇中人物的悲歡離合。
其二,直擊社會痛點?,F實主義題材電視劇不是僅為滿足觀眾娛樂、休閑、消遣時光的需求而創作的,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反映社會現狀并引發觀眾深思,它不會隱匿社會中的普遍現象、尖銳矛盾,而是通過演員演繹的形式將社會問題暴露出來,從而引發人們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鳴。這類題材電視劇擺脫了“假、大、空”,圍繞基層群眾的生活進行刻畫,反映出了真實且多樣的現實生活,其往往因為劇本的精良和演員演技的精湛而使觀眾感覺親近和熟悉,從而讓大眾關注社會問題,并在電視劇啟發下,可以更理性、更積極地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例如《都挺好》這部電視劇就反映出了重男輕女的社會痛點。只有做到不回避問題、勇敢直視問題,才可以更好地解決問題,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無疑給了我們這樣的機會。
其三,細膩地表現生活細節。電視劇同電影不同,它有更多時間去刻畫生活細節,從而讓故事更加耐人尋味,包括人物神情的細膩刻畫、肢體動作的細膩刻畫等。這既增強了電視劇內容的深意,也避免了電視劇情節、人物轉折過于突然而不符合常理??傊?,細膩地表現生活細節,不僅能夠滿足觀眾的觀看需求,還可以讓觀眾感受到更為真切的情感,以及被更為震撼的場面觸動,這與電視劇拍攝技巧、演員演技脫不開關系。
其四,展現時代風貌并傳遞正能量?,F實主義題材電視劇除了故事貼合現實生活外,還更注重時代風貌的呈現。這類電視劇不僅只反映當下的現實生活狀況,還會反映父輩、祖輩那個時代的生活狀況,例如《功勛》。這意味著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會生動刻畫與反映不同時代風貌,讓人們感受與回憶不同時代的特點。時代雖有不同,但不變的是積極樂觀的心態、頑強不屈的精神等,通過一個個小故事傳遞正能量,讓反映的社會問題、時代問題得到圓滿解決,深深鼓舞每一位觀眾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例如,在《都挺好》這部電視劇中,女主人公雖有不幸的童年,但是她憑借奮斗和拼搏的精神使得她在重男輕女家庭中“站了起來”,最終成為社會精英;再比如《功勛》這部電視劇中的多位先輩,在艱苦歲月中依舊堅韌不拔、咬牙堅持自己的事業,最終為國家做出了偉大貢獻,這些都是值得觀眾學習的。
總之,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能爆火且時間長,是有重要原因的,我們要透過這一現象的背后看到其本質,才可以正確且全面看待與理解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的魅力和價值。
基于電視劇《功勛》的典型性塑造分析
《功勛》于2021年9月26日播出,是鄭曉龍導演執導、多位著名演員參演的大型年代人物傳記電視劇,屬于現實主義題材,它分別用不同敘事風格講述了八位功勛人物的精彩人生,包括于敏、屠呦呦、李延年、申紀蘭等,其對于典型性的塑造十分成功,值得其他電視劇借鑒與學習。關于電視劇《功勛》的典型性塑造,可從情節進程、對比手法、塑造環境三個方面進行闡述與分析。
通過情節進程展現典型人物
1888年,恩格斯對英國女作家哈克奈斯的《城市姑娘》進行了有效分析,并根據作品提出了典型人物和典型環境的理念。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理論,同時也是巴爾扎克進行創作的主要特點之一,就像《功勛》中沒有重樣的功勛人物,《覺醒年代》沒有性格相同的革命青年。在人物刻畫方面,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摒棄了“同質化”這一詬病,確保每一個人物形象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這更貼合現實世界中的人物,拉近了電視劇人物與觀眾現實生活的距離。值得一提的是,電視劇中追求典型,不再是一種概念化的存在,每一個人物都被演員賦予了鮮活的生命,不再是受導演支配的工具人、劇本中無靈魂的名字?!豆住愤@部電視劇中每一位角色的塑造都是較為成功的,這些角色個性鮮明,有思想、有情緒,并且每個一角色都具備一定的優缺點,就像現實生活中還有十全十美的人。恩格斯曾說,每一個人物的特征和特點都需要通過一定的情節表示出來。在《功勛》中,李延年是抗美援朝的英雄;于敏是毅然服從國家需要的偉人,一張書桌,一把計算尺,一塊黑板,隱姓埋名28載,從零開始探索氫彈理論研究,與時間賽跑,守護國防安全,這是于敏的故事;張福清是一個退役轉業后在基層默默奉獻的戰斗英雄;黃旭華是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申紀蘭是倡導并推動“男女同工同酬”寫入憲法,為爭取男女平等做出巨大貢獻的婦女模范;孫家棟是聚焦“兩彈一星”的功勛科學家;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屠呦呦是研發抗瘧新藥青蒿素的女科學家。每一個人物都擁有非常豐富的層次,劇情的深入使每一個人物都更加全面立體?!豆住吩谌宋锏湫退茉熘械某晒^非偶然,一方面是劇本精良,演員演技精湛;另一方面是《功勛》展示出了每一個人物獨特的個性,并譜寫出了他們不同的人生,讓觀眾有機會看到不同人物身上的光芒與偉大,讓觀眾對人印象深刻、充滿感情,由此鋪墊了電視劇走向成功的道路。
運用對比手法刻畫典型形象
恩格斯指出:“現實主義人物的描寫和刻畫,很重要的一個手段是采取對比的手法?!蓖ㄟ^對比,可以有效表現出人物存在的差異性,同時還可以有效塑造人物的形象。在電視劇《功勛》中,創作人員在塑造典型形象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通過對電視劇中場景和人物的對比,塑造了較為典型的形象。
首先,可以通過場景的對比來充分表現人物。電視劇《功勛》的第一單元主要是講朝鮮戰爭爆發后,中國應朝鮮政府的請求,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其中戰爭的困難和艱辛與如今的幸福生活形成對比,這種對比是鮮明的、深刻的。在較大反差下,通過真實的布景,有效激發了觀眾的共情,使觀眾身臨其境,所以觀眾為故事情節與人物命運牽腸掛肚便在情理之中,進而拉近了觀眾和作品的距離。
其次,可以通過語言和行為以及狀態的對比來豐富每一個人物。在電視劇《功勛》的第一單元中,李延年對小安東悲慘身世的講解引起了大家的共情,眾戰士士氣大漲,紛紛表示要保衛家園,不再讓家鄉的親人受到侵犯。通過語言和小安東悲慘的表情,充分帶動了觀眾的情緒。其中,小安東因不舍家人和害怕炮火而在戰場上臨陣脫逃,與李延年思路縝密的作戰建議形成鮮明的對比,生動地表現出了戰爭帶給人們的悲痛以及戰士們保家衛國的愛國熱情,使典型人物的塑造更加形象,也弘揚了保家衛國、團結奮斗的愛國精神。
由此可見,《功勛》中對比手法運用得爐火純青,讓觀眾在反差中加深對故事和人物的印象,觀眾也會由此產生較多復雜的情感,其個人情感與電視劇緊密聯系在一起,甚至會陷入電視劇創設的情境中無法自拔,這便是電視劇對比手法的實際魅力。
設計典型環境,塑造典型性格
典型環境是一種時代感,可以從生活本質和歷史發展中體現出來,它主要是根據人物行動的具體生活環境以及人物之間的關系等因素來設計的,可以讓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更符合觀眾的期待。
電視劇《功勛》就有較多的典型環境。在第六個單元中,孫家棟提出了簡化衛星方案的意見,卻遭到了老專家的反對。面對老專家們的質疑,他的解釋是要分兩步走:先用最短的時間實現衛星上天,再繼續研發帶有更先進科學探測功能的應用衛星。錢學森聞訊也趕到會場,幫著孫家棟完善簡化后的方案。從這一部分可以看出孫家棟在面對老專家質疑時的堅定?!拔业膰冶M管現在還很落后,卻不惜代價支持我們向先進的蘇聯學習,您可能想不到,我的學費是中國農民一生的收入。我沒有理由離開這片土地?!边@是蘇聯專家向孫家棟表示可以帶他去蘇聯繼續學習最先進的技術后,孫家棟的回答。他沒有直接拒絕蘇聯專家的邀請,而是先講了一個故事。樸實的話語中滿含孫家棟濃濃的愛國情懷和拳拳的報國心。孫家棟孜孜以求、步履不停地開拓中國航天事業,成功將“東方紅一號”衛星送入太空的故事深入人心,其人物形象也得到了有效塑造。在典型環境中人物的典型性格得以成功塑造。
電視劇《功勛》最為成功的地方就是有效遵從了現實主義創作的方法,其中每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都是真實存在的,這讓這部劇從創作之初便開始受到強烈關注。電視劇《功勛》堅持了藝術真實性,所以可以讓觀眾和創作人員都深入到角色中,起在一定基礎上有效貫徹了馬克思主義文藝觀中的典型性理論,塑造了生動形象的人物,因而這部電視劇在典型性的塑造上可謂十分成功。這并非簡簡單單的成功,也絕非偶然的成功,它的成功是值得肯定的。
與之前相比,如今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的發展較為緩慢,主要是因為進行這一類型題材的創作需要有非常高的創作能力,這種電視劇不僅是對典型人物進行塑造,同時也是對現實社會的一種反映。電視劇《功勛》主要從實際生活出發,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現實主義題材作品的典型性和塑造性,受到較多觀眾的喜愛。這種類型的電視劇對同類型的作品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李牧子.現實主義題材創作中的人物塑造方式研究——以電視劇“機智的”系列為例[J].視聽,2021(09):71-73.
[2]閆偉,邵將.論新時代現實題材電視劇的現實主義品格[J].視聽界,2021(03):5-8+13.
[3]吳昊.論現實題材電視劇中現實意識與理想主義的辯證融合——以電視劇《安家》為例[J].視聽,2021(05):59-61.
[4]張國濤.現實題材電視劇如何迎接“新時代”?[J].中國文藝評論,2018(06):11-19.
[5]李坤,苗新萍.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中典型性的塑造——以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為例[J].戲劇之家,2018(1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