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然
4月18日,北京浩瀚深度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浩瀚深度”)在上交所科創板上會通過,并于4月29日提交注冊。公開資料顯示,浩瀚深度擬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3928.67萬股,占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25%。擬募集資金4.02億元,分別用于網絡智能化采集系統研發項目、網絡智能化應用系統研發項目、安全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不過,通過細讀招股書,記者發現,銷售端,浩瀚深度嚴重依賴大客戶,或許是公司產品應用場景單一所致。而供應端,原材料采購占比約70%左右,涉及的芯片生產商主要為美國賽靈思等公司,原廠所在國主要為美國,存在“卡脖子”風險。此外,公司的研發投入強度在行業內并不算突出。
招股書顯示,浩瀚深度主要從事于網絡智能化及信息安全防護解決方案的設計實施、軟硬件設計開發、產品銷售及技術服務等業務。2019年-2021年,浩瀚深度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55億元、3.67億元和4.10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8.03%、3.20%和11.71%;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36億元、0.53億元和0.58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34.30%、48.32%和9.55%。
浩瀚深度的產品主要應用于電信運營商,2019年-2021年,浩瀚深度來自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分別為3.52億元、3.63億元和4.01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9.16%、98.90%和97.92%,公司客戶集中度較高,具有客戶集中風險。
報告期內,中國移動為公司第一大客戶,公司每年對其的銷售金額分別為26,954.24萬元、32,227.53萬元以及34,849.38萬元,占公司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5.92%、87.91%以及85.05%,公司對中國移動存在依賴性。其他運營商及應用領域方面,公司報告期內對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銷售額占其相關產品采購需求比例約5%-10%。
此外,主要基于歷史淵源、長期技術積累及優勢領域等因素,公司目前主要聚焦于運營商領域,在政府、企業市場亦存在拓展較少的情況。
公司報告期內主要通過招投標方式參與中國移動新建項目建設,通過單一來源采購方式參與中國移動擴容項目建設,公司產品的銷售主要依賴于中國移動在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中對于網絡智能化及信息安全防護產品的需求。
而另一端,原材料采購中,FPGA芯片、內容可尋址存儲芯片、RAM存儲芯片等3款芯片原材料主要來自境外供應商,原材料采購占比約70%左右,涉及的芯片生產商主要為美國賽靈思等公司,原廠所在國主要為美國。根據美國《出口管制條例》,美國商務部可通過將某些實體或個人列入“實體清單”的方式,對該實體或個人發出“出口限令”,要求任何人在向實體清單上的實體或個人出口被管制貨物前,均需預先從美國商務部獲得《出口許可》。
顯然公司存在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都依賴性較強的特征,公司的“卡脖子”風險及大客戶依賴風險較大,這種背景是否令公司對上下游的議價能力偏弱?這是值得投資者關注的問題。
另據招股書披露,公司硬件DPI系統的競爭對手主要為華為、百卓網絡,除此之外,公司軟件DPI系統、智能化應用系統等其他主要產品的各細分市場直接競爭對手數量基本為3-7家,主要包括武漢綠網、任子行、東方通、恒安嘉新等公司,相關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3.66%、50.62%以及52.98%,鑒于競爭的激烈性,這樣的高毛利率是否難以長期保持?
招股書披露,浩瀚深度2022年1-3月經營業績預計情況如表一所示。
公司2022年1-3月營業收入預計隨著生產經營規模的擴大而同比有所增長,同時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均為虧損且同比有所下降。
公司解釋稱,因下游電信運營商客戶項目建設特點而存在收入季節性波動的情況,公司各年一季度收入通常相對較低,雖然公司2022年1-3月預計收入同比有所增長,預計毛利率仍維持在55%左右的水平,但主要由于2022年1-3月公司研發人員數量及人均薪酬有所增長,預計將直接導致當期研發費用同比增加約500萬元,因而2022年一季度產品銷售毛利額無法覆蓋人員薪酬、房屋租賃等剛性費用支出,公司2022年一季度預計凈利潤出現虧損且同比有所下降。
公司收入增長的同時,研發費用及其它剛性費用也大幅增加,導致虧損,公司增加研發投入體現了公司重視研發。招股書顯示,截至報告期末,浩瀚深度及各子公司共擁有專利38項,其中發明專利23項,實用新型10項,外觀設計5項。該等專利均不存在相關訴訟、仲裁、擔?;蚱渌麢嗬拗?,亦不存在到期注銷、終止等異常情況。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浩瀚深度的23項發明專利中,有20項是在2017年及之前取得,該公司在2017年之后僅取得3項發明專利。由此可見,作為一家即將登陸科創板的上市公司,浩瀚深度的創新能力仍有待進一步檢驗。
從研發費用率看,近年來,浩瀚深度研發投入占比已落后于同行公司。招股書顯示,浩瀚深度為保持技術領先優勢,進一步提升產品性能和公司核心競爭力,公司在技術產品研發方面保持了較高的研發投入。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4885.66萬元、5481.01萬元以及6510.50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3.75%、14.97%以及15.89%。同期,任子行、迪普科技、東方通等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8.32%、19.03%及21.44%。相較之下,浩瀚深度的研發投入占比低于同行可比公司平均水平,未來公司還需在研發創新方面加把勁,拓展更多市場。
雖然浩瀚深度自稱保持了較高的研發投入,但是這種研發是否被動性防御的成分更多,而不是引領行業的主動性成分更多?
來源:招股說明書
2FD710E4-90C3-4A41-A563-F1430DB6C174